一年復始,萬象更新。進入新年,茶人開始關注新一年的發展,那么中國茶產業在新年有哪些看點?筆者認為可以從“標準”作為切入口,窺見中國茶產業的轉型發展的端倪。
中國從產茶大國向茶業強國的轉變過程中,一直被“生產管理粗放”、“茶葉安全標準的缺乏”所制約,茶行業中“七萬家茶企不足一家立頓”的痛點正是由于標準的缺乏。而這一情況將在2018年得到進一步的改變。每五年一換,2018年茶行業將迎來茶葉新標修訂的“大年”,國家密集推出新的推薦性國家標準。
自2018年2月起,將有十余項茶葉推薦性國家標準陸續實施,對現行有關茶葉安全標準中不合理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完善及相關空白標準的補充。茶行jun在“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上發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白茶》《抹茶》《茶葉感官審評術語》《茉莉花茶》等十余項茶葉推薦性國家標準將在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
那么,2018年茶葉標準的修訂具體有那些看點呢?
1《抹茶》國家標準首次出臺
2017年11月1日,GB/T34778-2017《抹茶》標準正式發布,《抹茶》第一次被列入國家標準,將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規定了抹茶的術語、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與貯存。這將規范抹茶的生產,提升抹茶產品質量。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對抹茶的了解,高品質抹茶的需求逐漸增加,抹茶行業快速發展。但一直以來,中國抹茶的生產基本按企業標準或出口合同要求進行生產,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抹茶的標準化生產,同時在出口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抹茶供給提升的同時,也將倒逼標準的完善。這也為中國抹茶走向世界,向全世界推廣抹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2《白茶》新標準有重大修改
近年越來越多的茶葉愛好者開始關注白茶。按原來的白茶國家標準來講,白茶是有保質期的,但很多白茶都是越老越值錢,市面上老白茶的價格也是逐年追漲。那么,白茶該不該有保質期?目前,國家標準給出了答案?!栋撞琛沸聵藴视兄卮笮薷模喊撞杩砷L期保存、含水量提高為8.5%,增加壽眉等級標準。從此,白茶可長期保存有了法律依據。有了國家標準做背書,消費者在消費茶產品時將更加安心。
3《茉莉花茶》新標有增加
茉莉花茶新標專門針對特種烘青茉莉花茶,新增了香毫、春毫、銀毫、毛峰、毛尖、大白毫、造型茶等不同類別的感官品質要求。新標準對于特種炒青茉莉花茶、碎茶、片茶以及特種茉莉花茶的理化指標也做出了調整。標準中對特種烘青茉莉花茶做出定義,即以單芽或一芽一、二葉等鮮葉為原料,經加工后呈芽針形,蘭花形或其他特殊造型及肥嫩或細秀條形等,或有特殊品名的烘青坯茉莉花茶。
4《農產品追溯要求茶葉》要求更多
《農產品追溯要求茶葉》GB/T33915-2017規定了茶園管理及茶葉生產、茶葉加工、茶葉流通、茶葉銷售各環節的追溯要求。茶葉加工環節記錄的追溯信息包括了加工企業信息、原料來源、產品信息、初加工過程和精加工過程、拼配過程信息、包裝信息、出入庫信息和倉儲信息、運輸信息。
國家標準逐步實現茶產業的標準化,茶行業的變革,不僅將改變茶葉生產、加工供給側,也將給消費者的茶葉消費帶來重大轉變。但是這些變化都將突出茶葉的質量安全更有保證,茶葉的品質、價格將更加透明,標準化時代下,茶葉的品質將更加穩定,產業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