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經作”專項實施期為5年,共投入資金近15億元。專項以主要經濟作物“優質豐產、提質增效”為目標,以50種在我國種植規模大、產值效益好、產業特色明顯、對精準扶貧和產業興旺發揮顯著作用的園藝作物、熱帶作物、特色經濟林、大田經濟作物為研究對象,按照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典型應用示范一體化全產業鏈進行設計與實施。
按照一體化全產業鏈的設計,經作專項2018年度啟動10個基礎研究類項目,重點是機理、生理基礎、性狀調控、資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2019年啟動個27個項目,其中基礎研究類項目7個,是對第一批基礎研究項目的補充;共性關鍵技術類項目17個、集成示范類項目3個,重點在研發提高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的關鍵技術,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輕簡化栽培、綠色生產與提質增效等問題。
本次啟動的13個集成示范類項目,將通過開發和集成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并示范推廣,解決主要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產品品質和種植效益下降等問題,提升主要經濟作物產業效益。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楊雄年提出,各項目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找準項目定位,突出問題導向、產業導向,主動與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對接,充分利用已有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等開展集成示范,促進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發成果落地。